人物介紹
楊慎(1488年12月8日-1559年8月8日),字用修,庵號升庵,別號博南山人、博南戍史,四川新都縣(今成都市新都區馬家鎮升庵村)人,祖籍江西廬陵,明朝官員、作家。為內閣首輔楊廷和之子,正德年間狀元,官至翰林院修撰。大禮議事件中,因率領百官在左順門求世宗改變皇考,而遭貶雲南,終老於戍地,一生未獲赦免。後追贈光祿少卿,謚號文憲。
現今成都市新都區仍存有其私家園林升庵桂湖以及楊慎家族墓地,昆明城西山之麓、滇池之畔有升庵祠。楊慎與解縉、徐渭合稱「明朝三才子」。
楊慎為湖廣提學僉事楊春之孫、吏部尚書、武英殿大學士楊廷和之子。弘治元年(1488年)生於京師。慎自幼聰穎,十一歲即能作詩。十二歲,寫成《古戰場文》、《過秦論》,眾人皆驚。進京後,寫《黃葉詩》,為李東陽所讚賞,讓他在自己門下學習。明武宗正德六年(1511年)中式辛未科殿試一甲第一名(狀元),賜進士及第,授翰林院修撰,參與修撰《武宗實錄》,得到蔣冕、費宏讚賞。
明世宗即位,被召至京師,起用任經筵講官,並經常講述《舜典》。嘉靖三年(1524年),「大禮議」爆發,楊慎與王元正等二百多人伏於左順門,撼門大哭,自言「國家養士百五十年,仗節死義,正在今日。」世宗下令將眾人下詔獄廷杖,當場杖死者十六人。十日後,楊慎及給事中劉濟、安磐等七人又聚眾當廷痛哭,再次遭到廷杖。楊慎、王元正、劉濟都被謫戍。
楊慎動身前往戍地雲南永昌衛。從前其父廷和當國之時,曾經裁撤錦衣衛冗員,有懷恨在心者趁機埋伏在途中,伺機加害楊慎。楊慎有所準備,處處小心。馳騁萬里,到達雲南之後,幾乎一病不起。
兩年後,楊廷和生病,楊慎得以短暫回家探視,其父病癒後又返回永昌。不久,率家奴協助平定尋甸安銓、武定鳳朝文叛亂。嘉靖八年(1529年),楊廷和病逝,楊慎獲准歸葬其父。此後,或暫回四川,或在雲南省城,或停留於永昌,在各地均得到地方官員善待。居雲南三十餘年。
嘉靖三十八年(1559年)七月六日,楊慎在戍所逝世,年七十二歲。臨終云:「臨利不敢先人,見義不敢後身」。慎去世後,當時雲南巡撫、右副都御史游居敬命人為其殯殮入棺,還葬故鄉新都。明穆宗隆慶初年,追贈光祿寺少卿,明熹宗天啟時追諡文憲。
八字
乾造
庚 乙 甲 戊
辰 丑 子 申
實歲七歲起運
辛 庚 己 戊 丁 丙 乙
未 午 巳 辰 卯 寅 丑
化氣格 金水傷官格
滴天髓曰:化得真者只論化,化神還有幾般話。假化之人亦多貴,異姓孤兒能出類。
乙庚合化金,地支合成水局,金白水清,故文采出眾。甲戊庚天上三奇,得天乙貴人在丑。天德在巽,辰時居之。可謂貴人扶身,遇難呈祥。惟忌戊土出干,濁水不清,官運有阻。只能用甲木去戊,得父之餘蔭,早歲早發。
1511年歲次辛未大運丙寅,甲逢祿旺,可以去戊土轉清,高中狀元。
1524年,大禮儀事件爆發,被貶至雲南。
1529年,楊廷和去世,歲次己丑,大運戊辰。
1559年,楊慎去世。大運辛未,流年己未。
影片連結
論命專線:
https://ask.destiny.to/consultant/15/11...